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Nat Commun:未成熟的中性粒细...

Nat Commun: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期间通过产生IL-10来帮助控制炎症

2025-09-01

血液中含有两种类型的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中性粒细胞处于成熟状态,通过响应病原体诱发炎症来参与宿主防御。然而,在感染、组织损伤、生理应激和癌症等情况下,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升高。驱动这一现象发生的机制以及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意义至今尚未明确。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筑波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在发生感染或炎症时,一类称为1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ILC-1)的免疫细胞小群体会被激活并产生干扰素-γ(IFN-γ)。这种细胞因子会促使骨髓中生成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迁移至血液,随后进入炎症组织。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仅表达于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支架蛋白Ahnak。在IFN-γ刺激下,这些中性粒细胞通过Ahnak下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从而得以从骨髓释放。

此外,这项研究揭示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会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这种细胞因子可抑制炎症并减轻组织损伤。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类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同样表达Ahnak,且COVID-19患者血液中产生IL-10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

这些发现表明,虽然成熟中性粒细胞通过诱发炎症参与宿主防御,但未成熟中性粒细胞通过产生IL-10调节炎症反应,两者发挥互补作用。这些见解可能为开发针对多种病理状态下减轻组织损伤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