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科生物报道)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白血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难题。作为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干细胞(LSCs)在骨髓微环境中的存活与增殖机制尚未完全明晰,尤其是微环境信号如何调控 LSCs 的代谢通路,成为制约靶向治疗发展的关键瓶颈。当前,虽然已知肿瘤微环境(TME)在癌症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针对髓系白血病中微环境配体与 LSC 受体互作网络的系统性研究仍存在空白,尤其是牛磺酸这种非必需氨基酸在肿瘤中的促癌作用更是鲜少被关注。
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团队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们以侵袭性髓系白血病,如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bcCM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骨髓微环境与 LSCs 之间的动态互作机制,以及关键代谢分子在其中的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为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靶点与理论依据。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时间分辨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技术,分析了白血病进展过程中骨髓基质微环境的动态变化,鉴定出与 LSCs 互作的关键信号轴。其次,结合人类 LSC RNA 测序数据和体内 CRISPR 筛选技术,确定了与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和通路。此外,通过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如 Slc6a6-/-和 Cdo1fl/flPrrx1-cre+小鼠)、患者来源的 AML 细胞体外培养以及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分析,系统验证了关键分子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中使用的样本队列包括小鼠模型和人类骨髓活检样本,确保了研究结果的临床相关性。
研究结果
白血病微环境的动态重塑
通过对 bcCML 小鼠模型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 scRNA-seq 分析,研究人员鉴定出 21 个非免疫细胞亚群,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基质细胞(MSCs)和骨系细胞等。随着白血病进展,MSCs 和骨系祖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成熟骨系细胞和窦状内皮细胞减少。通路分析显示,MSCs 和骨系细胞中成骨分化和骨矿化通路下调,内皮细胞中黏着斑和细胞迁移相关通路活性降低,提示微环境功能障碍与白血病进展密切相关。
牛磺酸 - TAUT 轴作为关键调控通路
通过整合 LSC 表面受体表达谱和微环境配体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牛磺酸转运体 TAUT(由 SLC6A6 编码)在人类 AML 和 bcCML 的 LSCs 中显著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骨系细胞中的半胱氨酸双加氧酶 1(CDO1)驱动牛磺酸生物合成,且在 MDS 向 AML 转化或 AML 复发患者的骨髓活检中,CDO1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抑制 CDO1 或 TAUT 可显著抑制 LSC 的存活与集落形成能力,而外源性牛磺酸补充则能逆转这一效应,证实了牛磺酸 - TAUT 轴对 LSCs 的支持作用。
牛磺酸通过激活 mTOR 通路驱动糖酵解
多组学分析揭示,牛磺酸缺失会导致 LSCs 中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相关代谢物显著减少,同时 mTOR 通路活性降低。机制研究表明,牛磺酸通过促进 RAG-GTP 酶依赖的 mTORC1 向溶酶体膜募集,激活 mTOR 信号,进而上调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过表达组成型激活的 RAGA(Q66L)可恢复 mTOR 磷酸化和糖酵解水平,逆转 TAUT 缺失导致的 LSC 功能缺陷,证实了牛磺酸通过调控 mTOR - 糖酵解轴促进白血病发展。
TAUT 抑制与 venetoclax 的协同作用
临床相关性分析发现,TAUT 表达升高与 venetoclax 耐药 AML 相关。体外实验表明,TAUT 抑制剂(如 TAG 和 GES)与 venetoclax 联用可协同抑制原发性人类 AML 细胞的生长,显著减少集落形成。这一发现为克服 venetoclax 耐药性提供了新的联合治疗策略。
研究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骨髓微环境中牛磺酸 - TAUT 轴通过激活 mTOR 通路驱动糖酵解,从而促进髓系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不仅鉴定了 CDO1 和 TAUT 作为潜在治疗靶点,还发现牛磺酸代谢异常在白血病进展中的关键作用,颠覆了以往认为牛磺酸仅具有神经保护或免疫调节功能的认知。此外,研究提出的 TAUT 抑制联合 venetoclax 的治疗策略,为侵袭性 AML 和 bcCML 患者,尤其是 venetoclax 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该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对白血病 - 微环境互作的理解,也为开发靶向代谢通路的新型抗癌疗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转化价值。